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上海高研院在6G新型物联频谱感知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智能信息中心胡宏林/周婷研究员团队在6G新型物联频谱感知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面向5G-Advanced及6G后续物联网演进中超大规模机器互联的应用需求,聚焦跨系统多用户正交/非正交混叠共存场景,针对性提出了基于特征检测的分层频谱感知技术。研究工作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基于严格推导揭示了多种正交/非正交混叠物联共存场景下的虚警概率-阈值闭式解,通过数学手段刻画出多元化场景下混叠用户特征识别的内在原理和外部联系;其后,研究团队着力优化信号感知与识别技术的综合性能,依照各场景的特点进一步定制地设计检测概率优化算法,使得所提技术有效提高正交/非正交混叠物联网系统的检测概率、显著提升系统整体吞吐量;更进一步的,面向正交/非正交混叠物联共存场景,分别针对性地设计了适用于上行系统与下行系统的收发机结构、并定制化了相应通信系统的实现流程。相关成果以“Feature-based Spectrum Sensing of NOMA System for Cognitive IoT Networks”为标题,发表于电信学顶尖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10.238)。
2022-09-21
上海高研院协同大化所在Pd1-FeOx单原子催化CO2转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二氧化碳光子科学建制化研究中心的朱倍恩研究员和中科院大化所张涛院士团队的杨冰副研究员合作在期刊Chem上发表了名为“Single-atom-driven dynamic carburization over Pd1–FeOx catalyst boosting CO2 conversion”的研究论文(doi.org/10.1016/j.chempr.2022.08.012)。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一种特别的金属单原子在实际反应中的双重催化作用。论文通讯作者为上海高研院的朱倍恩研究员和中科院大化所的杨冰副研究员,两位研究人员保有多年合作关系,此前两年的合作工作先后发表在Nature Catalysis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22-09-21
上海高研院在分子筛材料用于有机液体储氢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陈新庆研究员团队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发表了题为Synergistic catalysis of Ru single-atoms and zeolite boosts high-efficiency hydrogen storage (DOI: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2.121958)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葛丽霞。该研究工作报道了一种Ru单原子和分子筛协同催化促进有机液体(LOHCs)氢储存的新策略,其在多种LOHCs(如N-乙基咔唑(NEC)、N-丙基咔唑(NPC)和2-甲基吲哚(2-MID)中均表现出明显提升的催化加氢性能。
2022-09-20
上海高研院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亲疏水难题上取得新进展
二氧化钛(TiO2)材料,因其优秀的光催化性能,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抗菌除污和催化体系等。1997年日本科学家藤岛昭等在Nature发表文章首次报道了常温下紫外照射的TiO2表面发生从疏水到亲水的浸润转变,近20多年以来,许多课题组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机制解释这一亲疏水转变现象,包括表面氧缺陷、表面水解离产生OH、表面污染物吸附/解离等,但是长期以来,该领域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该领域实际上还有一些基本问题,例如,常温下TiO2表面到底是亲水还是疏水的基本问题,还没有完全清楚。
2022-08-30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光源性能拓展通过工艺测试
2022年8月12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光源线站工程的光源性能拓展部分顺利通过了中国科学院条财局组织的工艺测试。
2022-08-30
Copyright 2010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268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