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上海高等研究院曾高峰/徐庆研究团队共价有机框架催化材料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曾高峰研究员和徐庆副研究员团队在共价有机框架(COFs)电催化氧化反应和氧还原反应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Construction of Catalytic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with Redox-Active Sites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and th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
2022-10-18
上海高研院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烯烃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高鹏研究员和李圣刚研究员团队在CO2加氢制烯烃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Selective synthesis of olefins via CO2 hydrogenation over transition-metal-doped iron-based catalysts”为题于近期发表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期刊上(Appl. Catal. B-Environ, 2023, 321, 122050, DOI: 10.1016/j.apcatb.2022.122050)。
2022-10-18
上海高研院在同步辐射光源μXRD图像联邦学习AI筛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智能信息中心祝永新/田犁研究团队在同步辐射光源μXRD(微区X射线衍射)图像联邦学习AI筛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面向同步辐射光源大科学装置快速增长的海量用户图像数据处理应用需求,聚焦光源大科学装置μXRD服务所需的图像筛选领域,面对用户因数据隐私不愿意分享与筛选深度学习技术对数据共享的高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基于包含物理定律信息的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的μXRD图像AI筛选新技术。
2022-10-03
上海高研院在6G新型物联频谱感知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智能信息中心胡宏林/周婷研究员团队在6G新型物联频谱感知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面向5G-Advanced及6G后续物联网演进中超大规模机器互联的应用需求,聚焦跨系统多用户正交/非正交混叠共存场景,针对性提出了基于特征检测的分层频谱感知技术。研究工作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基于严格推导揭示了多种正交/非正交混叠物联共存场景下的虚警概率-阈值闭式解,通过数学手段刻画出多元化场景下混叠用户特征识别的内在原理和外部联系;其后,研究团队着力优化信号感知与识别技术的综合性能,依照各场景的特点进一步定制地设计检测概率优化算法,使得所提技术有效提高正交/非正交混叠物联网系统的检测概率、显著提升系统整体吞吐量;更进一步的,面向正交/非正交混叠物联共存场景,分别针对性地设计了适用于上行系统与下行系统的收发机结构、并定制化了相应通信系统的实现流程。相关成果以“Feature-based Spectrum Sensing of NOMA System for Cognitive IoT Networks”为标题,发表于电信学顶尖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10.238)。
2022-09-21
上海高研院协同大化所在Pd1-FeOx单原子催化CO2转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二氧化碳光子科学建制化研究中心的朱倍恩研究员和中科院大化所张涛院士团队的杨冰副研究员合作在期刊Chem上发表了名为“Single-atom-driven dynamic carburization over Pd1–FeOx catalyst boosting CO2 conversion”的研究论文(doi.org/10.1016/j.chempr.2022.08.012)。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一种特别的金属单原子在实际反应中的双重催化作用。论文通讯作者为上海高研院的朱倍恩研究员和中科院大化所的杨冰副研究员,两位研究人员保有多年合作关系,此前两年的合作工作先后发表在Nature Catalysis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22-09-21
Copyright 2010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268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