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以科学之问∙启未来新程|上海高研院举办2025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时间:2025-05-21 来源:
【字号:

2025年5月17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暨上海高等研究院第十三届公众科学日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以科学之问∙启未来新程”为主题,围绕大科学装置、智能信息、绿色化学等前沿领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下科普教育活动。此次公众科学日活动面向社会公众、高研院职工及家属以及研究生全面开放,采取集体预约和个人预约相结合的方式,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400余位中小学生及家长参与。活动期间,高研院开放了两大国家级重大科学装置——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与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以下简称“蛋白质设施”),为公众揭开大科学装置的神秘面纱。

一、科普报告:科学之光照亮认知之路

本次公众科学日,高研院分别在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和智能信息研究中心设立科普讲座专场,推出多场精彩纷呈的科普报告,涵盖同步辐射原理、蛋白质科学、人工智能等多个热门科研方向。

在《揭秘隐藏之美——X射线成像的探索之旅》报告中,薛艳玲研究员带领听众从同步辐射的角度欣赏世界,展现科学如何揭示肉眼无法直观看到的“隐藏之美”。张立娟研究员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大家进入纳米气泡的奇妙世界,生动讲述了其在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化工反应及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秦文明副主任的报告《蛋白质和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深入浅出,系统讲解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关键角色及蛋白质设施的建设意义。王振宇副研究员则围绕“脑机接口关键技术”主题,描绘出一个科技交汇脑神经与人工智能的未来场景。报告过程中,师生们踊跃提问、积极互动,在轻松而富有启发性的氛围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与温度。

二、走近科学设施:探索科研前沿

公众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与蛋白质设施。通过沙盘模型和图文展板,参观者系统了解了上海光源的建设历程、同步辐射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材料、能源、生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在蛋白质设施,观众依次走访了包括规模化蛋白质制备系统、质谱分析系统、核磁分析系统、复合激光显微镜系统、电镜分析系统等在内的核心技术系统。各实验平台的科研人员化身讲解员,现场演示设备操作流程,介绍开放服务机制,帮助公众深入了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结构、功能与应用价值。

三、实验展演与科普集市:动手体验,感受科学

上海光源组织了一支优秀的科普讲解队伍,精心准备了多个科学互动小实验,如光学科普原理、蛋白质结晶实验、微纳米气泡科普等。孩子们在透镜成像实验中亲身体验光学现象,直观理解了光的传播与成像原理;观察到了纳米气泡产生的丁达尔效应,并通过有趣的小实验了解了气泡表面的张力的知识;在“消失的他”环节中,通过特殊材料的演示,仿佛披上了“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感受科学魔法般的魅力。此外,还亲手参与了蛋白质晶体的捞取与观察,在显微镜下欣赏蛋白质晶体的奇妙结构,孩子们纷纷为微观世界的奇妙之美所震撼。

蛋白质设施则设置了八个“打卡式”实验点,涵盖显微镜观察、蛋白质填色、球棍模型实验等丰富内容。参与者们借助显微镜,近距离观察了细胞结构;通过结构填色的方式加深对蛋白质基础构型的理解;在球棍模型实验中,亲手拼搭分子结构模型,将抽象的分子概念具体化、可视化。

智能信息研究中心带来了脑机接口及工业智能方向的相关参观及科普实验,观众亲身体验穿戴式脑机接口设备,并尝试脑控打字,感受人机协同的前沿科技。此外,智能矿山系统模型的展示也让观众了解了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与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深度融合与应用。

绿色化学研究中心则精心策划了两项互动实验。通过“皮肤水分含量测定”实验,引导孩子们动手测量自身皮肤水分值;“神奇的高分子胶水”展区则让孩子们见证了胶水在水中通过紫外光照射完成固化粘合的奇妙过程,并亲手尝试了胶水的涂布和固化操作,沉浸式感受科学实验的魅力与乐趣。

四、“蛋白派”科学脱口秀:让科学更接地气

“蛋白派”科学脱口秀汇聚近十位生命科学领域的“江湖侠客”——产业界精英、科研专家、临床医学工作者轮番登台,用幽默犀利的语言拆解硬核科学知识,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盛宴。活动现场金句频出,科学家们化身“科研段子手”与“知识讲述者”,从实验室趣事到科研心得,从前沿技术到临床应用,用一个个生动故事、一个个接地气的类比,将高深晦涩的专业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表达,也让公众在笑声中思考、在共鸣中认知。

本次公众日活动由高研院科技发展部科技综合处牵头组织,得到了光源中心、蛋白质设施、智能信息中心、绿色化学中心及行政管理办公室等多个部门的鼎力支持。一线科研人员、研究生志愿者与后勤服务团队通力配合,承担起报告讲解、实验演示、现场引导、安全保障等任务,确保整个活动流程顺畅、秩序井然。此次公众科学日为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内容专业、形式多样的科普盛宴,拉近了公众与前沿科学的距离,激发了大家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活动不仅播撒下科学的种子,更培育了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鼓励更多青少年走进科研、了解科研、热爱科研,勇敢踏上科学探索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