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至30日,“2025第一届全国束流物理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江苏苏州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核学会粒子加速器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高研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单位承办,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技术》编辑部、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协办。
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核学会粒子加速器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颜学庆教授担任论坛轮值主席。本次论坛以“束流物理”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张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等8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及青年科学家参会,共同探讨束流物理领域的前沿进展与未来方向。
开幕式:凝聚共识,共启新篇
论坛轮值主席颜学庆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核学会粒子加速器分会理事长赵振堂院士,上海高研院院长、党委书记黄政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张力元分别致辞。
赵振堂院士在致辞中强调,束流物理作为高能加速器、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等大科学装置的核心基础,正推动着核物理、材料科学、医学等领域的突破性发展。他特别呼吁青年科学家要勇闯技术无人区,在新型加速原理,关键器件研制等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加强束流物理与医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
黄政仁指出,束流物理在我国国家战略体系中已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突破—设施应用”三位一体的战略闭环,成为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引领产业变革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希望专家学者和同仁们充分利用本次论坛的交流平台共同为束流物理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力元从医学应用角度,分享了FLASH放疗的临床挑战与机遇,强调“多学科交叉是解决癌症治疗难题的关键”。
主题报告环节由颜学庆教授主持,赵振堂院士和赵红卫院士分别作题为“光源加速器装置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强流高功率离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及其未解决之难题”的精彩报告。两位院士都对青年科学家提出了深切的期望,希望青年学者能够敢为人先,攻坚克难。
赵振堂 院士 赵红卫 院士
颜学庆 教授 黄政仁 院长、党委书记 张力元 副院长
学术盛宴:四大专题碰撞思想火花
大会邀请报告共计41个,与会专家围绕四大主题“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加速器及应用”“先进加速器光源及应用”“强激光与等离子体中的加速和辐射”“高剂量率与FLASH放疗加速器”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现场提问互动活跃。
成果展示:优秀海报评选揭晓
论坛的海报展示与评选环节中,170位青年学者通过海报展示了各自的科研成果。与会学者与海报作者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展示现场讨论气氛热烈。论坛青年学术委员会专家评选得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等28项青年学者创新研究成果,来自北京大学的吴笛副研究员获得了优秀海报一等奖。颜学庆教授、潘卫民研究员、赵明华研究员、孙良亭研究员、李勇平研究员、樊宽军教授等分别为到场获奖者颁奖。
此外,本次论坛还举行了青年论坛学术委员会会议、主编见面会等活动,冯超研究员主持了青年论坛学术委员会会议,《核技术》副主编李勇平研究员做了“科研写作与投稿交流”报告。
闭幕展望:锚定未来,协同攻关
冯超研究员主持论坛闭幕式并做大会总结报告。他表示,本次论坛成功构建了束流物理领域一个高水平、高影响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青年科学家的深入探讨,希望通过论坛的持续举办能够推动束流物理与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持续拓展其科学边界和应用场景。大会最后宣布了第二届全国束流物理青年科学家论坛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承办。
附:优秀海报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