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科学节活动于11月4日至5日成功举办,这也是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活动之一。本次科学节主题为“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围绕大科学装置和科技支撑“双碳”两大领域特色开展了多场次、多板块的活动,来自社会各界近500人参与其中。
活动共设置“零距离”“创工坊”“科学之美”等版块,分为4个场次。社会大众可以通过科学节活动走进科研院所,通过聆听科普报告、参观国之重器以及科学实践等形式,全方位感受科学的魅力。
1. “零距离”科普报告
首场活动邀请到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以下简称“蛋白质设施”)主任吴家睿作了《蛋白质与蛋白质设施》主题报告。吴家睿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生命活动的中心法则,并用“生命是用4个碱基‘字母’书写而成,在遗传密码的指导下书写蛋白质‘句子’”这些通俗易懂的话语,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向观众们解释了生命活动的真谛。同时介绍了蛋白质设施九大技术系统,正是各种技术方法的有机结合才使得蛋白质设施这个大机器能够和谐运转,从而阐释研究生命科学的过程。现场,孩子们热情高涨踊跃举手提问,吴家睿送出了由他本人撰写的《生物学是什么?》科普书籍,希望更多的孩子能走进生命科学的神奇世界。
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利用》科普报告中,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中心(以下简称“低碳中心”)宋艳芳、李桂花分享了二氧化碳产生、用途及危害的知识,并普及了看似离孩子们很遥远的“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介绍了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一起营造一个绿色地球。
在《未来进行时——蛋白质科学研究“国之重器”》的报告中,蛋白质设施李娜用生动的卡通人物及动漫形象介绍了蛋白质科学研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性以及蛋白质科学研究的最新技术和方法,希望孩子们勇敢地探究未知的世界。
《上海光源与X光下的生命世界》报告中,来自上海光源的和友介绍了大型X射线工厂——上海光源。他通过可见光的衍射、紫外光观察等小实验介绍了光的概念,进一步介绍了上海光源和X光衍射、相位衬度成像等实验方法,分别以新生兔的呼吸过程影像、鱼类的听觉功能、虾虎鱼的骨骼演化等为例展示了X光下的生命世界,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2. “创工坊”科学小实验
上海高研院本次科学节在蛋白质设施及低碳中心设置10余个小实验摊位。观众们在活动中搭建分子模型,自制3D眼睛观察动物,通过“大象牙膏”实验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通过“电解水实验”了解电荷转移的过程。同时,观众们还通过动手自制棉花糖和奶酪,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
3. 科学之美
观众们走进蛋白质设施和低碳中心的实验室,参观了实验现场和电镜分析系统、核磁分析系统等精密的仪器设备。让小朋友们进一步了解科研成果的背后有“硬核”的设备支撑。
上海高研院始终把科学普及视为重要使命,科学节活动拉近了公众与科学的距离,引导公众感受科学的趣味,领略科学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