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升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强化创新育人意识,2017年12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举行2017年度研究生导师培训,高研院研究生导师、各中心教育辅导员共80余人参加活动。同时,本次培训作为高研院与上科大科教融合导师交流的契机,吸引到了部分上科大导师共同参加。
为推进高研院与重点高校的协同创新,上午的导师培训邀请到了上海大学(以下简称“上大”)与高研院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的导师共同交流科研、学生培养合作,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毛建华老师带队,来自上大研究生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等7个学院共计27名导师及研究生管理老师参与活动。
高研院副院长王茂华致欢迎辞,向与会的上大导师表示欢迎和感谢。王茂华表示,高研院与上大的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已经开展了五年,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联合培养工作有利于加强科教结合,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推动双方的科技合作、学术交流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此次交流活动不仅为导师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作架设了桥梁,更为高研院和上大进一步深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打开了新思路。
高研院研究生处处长王娜介绍了高研院与上大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情况及成效,随后与会人员针对目前联合培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热烈讨论。在讨论环节中,与会人员分享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及做法,并针对联合培养招生、学位论文双导师指导、学生日常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双方就今后如何深化联合培养合作明确了方向:一是要加强双方导师间的交流,进一步落实联合培养“双导师制”;二是改革联合培养项目招生模式,逐步形成双方导师意愿、研究方向相互匹配的招生形式;三是要借助政府最新政策的力量,努力将联培模式拓宽至博士;四是要努力探索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联培研究生管理工作。
交流会最后,毛建华表示,希望上大与高研院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继续齐心协力,发挥彼此资源优势,开展更广阔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实现创新人才的协同培养。王茂华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将培养学生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导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加强与管理部门的联络反馈等,共同助力学生培养工作,使得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于高质量的科研工作,共赢发展。
下午的导师培训会议内容为研究生学位培养及良好师生关系专题培训。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兰老师应邀为全院导师作《学位与导师工作》专题报告。李兰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出发,围绕学位工作、学科专业、学位授予、学位论文和导师工作这五个方面介绍了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具体情况。在学位授予和学位论文方面,李兰运用实例详细强调了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了研究生导师需要具备相应的胜任能力和职业操守。
国科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肖斌老师应邀作《研究生心理特点与师生沟通策略》专题报告。肖斌从身边学生生活状态的实例出发,为导师们剖析了研究生所处的特殊学习阶段衍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包括迷茫、抑郁、自我价值的认定、对人生道路的思考等方面,指出这些情绪正是需要导师给予人生引导的关键。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导师面对的愈加复杂的学生心理情况,详细地讲解了师生沟通策略,为和谐解决导师对研究生指导工作中产生的问题打开了一扇窗。本次培训内容紧凑,注重实效,培训内容贴合研究生培养的工作实际,有效提升了导师政策水平和指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