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研风采

“鹦鹉螺”里的追光者——上海高研院“身边的科学家精神”
时间:2024-09-05 来源:
【字号:

在上海灯火阑珊的夜色之中,有一个外形酷似“鹦鹉螺”的建筑,它静静散发着不同于城市霓虹的光芒。这光芒,不是照亮归途的灯火,也并非点缀夜空的星辰,而是洞察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它就是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无数追光者的热血之地。

在研究所大院长大的薛松,是名副其实的“科二代”。尽管一家四口住在仅十几平米的小房子里,但他的邻居是光学泰斗王大珩、陈星旦院士,著名光学家蒋筑英研究员。深受老一代科学家的影响,从少年时期薛松就胸怀科学梦,并最终走上了光学研究的道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发展高能物理事业,我国决心建设第一代、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急需光学人才援建。刚刚毕业的薛松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放弃了东北安定的家庭生活,开启了北京、合肥两地奔走的工作模式。不久,“第一代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横空出世,《人民日报》评价“这是中国继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薛松由此受到了时任总理李鹏签发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嘉奖。初生牛犊不怕虎,薛松还牵头完成了“多层膜反射率计”重大技术攻关项目,一举斩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力量,更是少年中国的力量。

2004年,中国第三代光源“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开工建设。作为参加过两代光源建设的科研骨干,薛松再度告别家人,参与到“鹦鹉螺”首批光束线的建设之中,成功研制出以“长镜精密压弯机构”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装备,打破国外垄断。在腰椎受伤的情况下,薛松“以所为家”全力保障工程进展,在科研一线拄拐坚持了整整6个月,直到不得不入院手术,最终组织攻克了2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为首次发现“外尔费米子”、“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解析、以及新冠病毒药物研发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技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对外开放15周年的上海光源,已经成为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用户最多、成果产出最多的大科学装置,累计实验机时超过50万小时,执行课题2.2万余个,服务用户4.7万余名,用户发表SCI论文1.1万余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辐射产业一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做-好工程师,做好-工程事,党员就要工作在第一线,不要成为贵族工程师”,薛松在支部党课中这样说到。作为一名有着27年党龄的老党员,薛松艰苦奋斗、扎根一线,把40年光阴都奉献给了科研工作,年逾六旬还在为建设更先进的大科学装置奋战不止,为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同步辐射光源”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言传身教的共产党员精神和科学家精神,鼓舞了一大批青年科学家奋勇拼搏,被尊称为光源“老法师”。薪火相传,如今,他的数十名学生已走上关键科研岗位,朝着新一代光源建设蓄势冲锋,帮助更多的中国科学家向最前沿的科学领域强势进军!

服务革命性技术创新,“鹦鹉螺”里书写追光者梦想。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国梦”中闪耀科学家精神。

累日月,有担当,中华科技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