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视野

【36氪】为智慧城市赋能,中科院下属「中研宏瓴」完成A1轮数千万元融资
时间:2020-09-24 来源:
【字号:

  36氪获悉,上海中研宏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的A1轮融资,由泰越资本领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公司产品技术能力的提升,重点聚焦城市运行、政务服务领域的AI赋能产品研发和生态渠道建设。

  创立于2017年,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孵化出来的「中研宏瓴」,是帮助建设上海临港新片区城市大脑与一网通办平台的企业。「中研宏瓴」专注于城市运行管理和政府政务服务两大业务领域。通过结合人工智能与知识图谱,构建基于AI+知识的智能算法业务中台,实现将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效落地,赋能城市治理精细化。通过“一网统管”和“一网通办”建设,助力“一张图”、“一平台”、N个应用自生长的智慧城市建设体系架构,与阿里云、达摩院、新华三等智慧城市团队密切合作,为上海、辽宁、重庆等省市提供智慧政务、智慧派单、智慧社区、智慧工地等服务。 

  中研宏瓴总经理侯晓宇告诉36氪,2020年业务同比可望实现数倍增长,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今年将保持增长态势。侯晓宇表示,今年的新冠疫情让更多地方政府意识到城市管理智能化平台建设的重要性,中研宏瓴也将把握由于新基建的持续投入而产生的机遇,实现收入的高速增长。

  中研宏瓴

  AI赋能“城市运行”与“政务服务”

  传统的城市运行管理,依托于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无论是信息员对应急事件进行业务分拣和派单操作,还是政务工作人员的信息校对审核,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导致服务人员的培训时间和物料成本居高不下。

  如何解决传统城市服务行业的痛点,为城市运行助力,为政务服务赋能?中研宏瓴总经理侯晓宇博士给出了以下五点答案:

  一、知识图谱,无人干预:传统的政务派单流程由于业务广泛流程繁多,较难行程一体化的平台。中研宏瓴将后台数据、中台部件和前台业务项结合,以办理业务为目标,以事项、受理、审批、用户为配置单元,通过快速配置的方式实现“一网通办”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并结合OCR识别等技术,通过知识图谱引擎平台的搭建,实现标准业务无人干预审批,将过往以月为单位的发文发证处理时间缩短到分钟级。目前中研宏瓴对上海临港水利建设业务进行无人干预审批业务的相关试点,获得了国家水利部门的认可。

  二、智能决策,高效处理:传统的人为操作审批,无法摆脱主观因素的局限性,既存在一定失误率,又无法达到24小时实时高效的处理能力。并且由于索引表查询业务分块的模式效率低下,在面对复杂业务时,信息员需要30分钟以上进行决策分析。中研宏瓴以历史派单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案件的深度学习和集成学习,构建智能决策模型知识库,实现对案件的智能派单,将复杂案件城运中心信息员的派单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5分,并且将智能派单的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 

  

  智能决策引擎

  三、主动感知,闭环处置:传统的城市应急处理模式非常被动,依赖于应急部门的业务接线和群众举报。中研宏瓴构建了人工智能视觉引擎平台,通过无人机主动巡检,摄像头自动检测与识别,卫星遥感监测等方式,对人流车流进行动态监测,及时主动发现非法渣土车运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工地施工违建、汽车驾驶行为异常等应急管理事件。并通过与浦东新区城运中心等单位的对接,实现闭环处置,减少人工派单成本。

  四、工程经验,技术储备:城市运行管理的赋能,既需要对于业务逻辑的理解,又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因此工程经验和技术储备缺一不可。中研宏瓴与中研宏科同属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孵化团队,既有具体业务的经验积累,又要来自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当前,中研宏瓴还与鹏城实验室共同申报了国家重点专项,将在明年正式启动,帮助搭建多模态网络管理平台。

  五、平台合作,共同拓展:过往许多智慧城市项目由于覆盖面太广,没有深入到具体业务,因此出现业务难以落地的情况。中研宏瓴专注于城市的运行和应急管理业务,与阿里云、紫光集团、腾讯云等智慧城市数字化平台合作,为平台提供方案补充和业务支持,也依托于大平台获取更多业务开展的机会。 

  上海临港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

  产学研经验丰富,具有学术与行业影响力 

  中研宏瓴作为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孵化企业,其创始人团队均毕业于巴黎大学、东京大学及哈佛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在学术和行业领域具有影响力。目前公司团队百余人,90%为研发人员,在产学研转化中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因此能实现从0到1的快速突破,在相应领域保持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