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

高层次人才招聘

诚邀全球英才申报2023年海外优青项目

时间:2023-01-10 来源: 字号:【 】打印
        一、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下称“高研院”)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核心区,是一所年轻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科教机构。高研院以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的研制、建设和运行为核心,开展加速器科学、光子科学、能源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的原始创新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撑前沿科学研究,为战略新兴产业提供核心技术和集成技术解决方案。

作为上海光源(http://ssrf.sari.ac.cn/)、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http://www.ncpss.org/)等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的依托单位,负责相关大科学设施的运行开放,承担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和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多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中国科学院开展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制化科研工作的试点之一,高研院面向二氧化碳的光子科学建制化研究平台聚焦国家“双碳”战略需求,瞄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关键核心前沿科学中的重大问题,发挥大科学装置优势,形成装置-方法-研究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基础研究协同创新模式,加速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的突破。能源领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聚焦低碳/零碳能源转化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为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升级提供核心技术与解决方案。信息科学领域围绕智慧城市和一体化融合网络开展研究,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科学大数据、5G通信、工业物联网等技术方向形成多项原创性成果。

展翅欲飞的高研院,诚邀每一位心系祖国发展、心系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海外英才加入。

二、优青(海外)项目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3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条件

1.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31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33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1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三、招聘需求

包括但不限于光学、物理学、工程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化学、化工能源、材料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方向。

四、福利待遇

依托高研院申报并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入职高研院后,将获得为期3年,共500-9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含国家、中科院、高研院支持),另享受以下相关待遇: 

1.岗位:聘为事业编制专业技术高级岗位。 

2.薪酬:项目执行期内享受协议年薪+高水平成果奖励。 

3.居住条件:项目执行期内提供过渡性人才公寓+200万元安家相关补贴(含国家、中科院、高研院支持)。 

4.工作条件:提供优良的科学研究环境与试验平台,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科研用房及配套设施。 

五、申请材料

1.个人简历;

2.科研成果、专利、主要论文(25篇)等的佐证材料扫描件;

3.专业技术职位、职业资格证书、获奖证书等相关证明扫描件等。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漆老师 Tel+86-21-20325011

王老师  Tel+86-21-20325016

    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海科路99

    箱:hr-talent@sari.ac.cn(邮件主题标明优青(海外)项目申请+姓名+应聘方向

    址:http://www.sari.cas.cn/

              http://ssrf.sari.ac.cn/

              http://www.ncpss.org/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沪ICP备140268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