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概况

1

机构简介   ——

上海高等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科研机构,坐落于上海张江,2008年9月26日成立。

2017年3月,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签订了深化合作的补充协议,蛋白质设施和上海光源先后划转至高研院以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划转团队包含了国内最齐整、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型先进光源装置研发与工程建设队伍。 

围绕建设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研院积极谋改革、谋创新、谋发展,推进高研院改革发展,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优化科研布局,确立高研院新的发展理念、方向和目标,务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目前,高研院以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的研制、建设和运行为核心,开展加速器科学、光子科学、能源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的原始创新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撑前沿科学研究,为战略新兴产业提供核心技术和集成技术解决方案。 

面对新形势,高研院将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中国科学院“四个率先”行动纲领,积极参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对照“四个面向”目标要求,聚焦重点领域,发挥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2

院长致辞   ——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是一个年轻的国立科研机构,坐落于张江科学城,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

在中国科学院党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上,按照中国科学院党组“聚焦布局、重塑队伍、提升效能”的总体思路,围绕“强基础、抓攻关、聚人才、促改革”,结合“十四五”规划聚焦主责主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紧抓“稳方向、强队伍、铸生态”工作主线,全面推进上海高研院各项工作。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持续稳定高效运行,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向用户开放,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在建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加速器、光子、能源、信息等学科在前沿研究、平台建设和产业示范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全国重点实验室组建工作深入推进,二氧化碳光子科学建制化研究初见成效;积极谋划争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并推动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

我们着力开展政策生态体系建设,全面推进“21条重点任务”,优化管理流程,构建全周期人才支持、培养、引进体系,引进、选聘一批优秀青年骨干人才,一大批青年人才获授各类荣誉,人才项目“孵化”效应显成效。我们夯实管理骨干队伍建设,着力加强管理、科研骨干系统性培训,营造助力青年发展的生态,青年骨干的管理能力、凝聚力不断提升。新增博士后流动站1个,增列2个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我们强化管理服务科研一线的责任意识,落实“首问责任制,推动形成管理部门间横向协同联动、纵向主动深度服务科研一线的管理文化与管理价值观。我们以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全面开展创新文化建设,提升上海高研院形象和员工风貌。党政合力、党建带群建,协调发挥工青妇职能,助力推动上海高研院群团组织品牌活动建设,进一步激发生动活泼、积极自信的创新文化。

筑优势登高望远,谋贡献踔厉创新!上海高研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中国科学院党组决策部署和中国科学院度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把抢占科技制高点作为核心任务,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知重负重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履行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使命。全体高研院人将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发展举措,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努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4

历任领导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封松林 封松林
  • 孙予罕 孙予罕
  • 王曦 王曦
  • 朱志远 朱志远
  • 李儒新 李儒新
  • 赵振堂 赵振堂
  • 李燕 李燕
  • 封松林
    院长(2012年10月-2017年4月)

  • 孙予罕

    筹建副组长(2009年3月-2012年9月)
  • 王曦
    副院长(2012年10月-2017年4月)

  • 朱志远
    副院长(2012年10月-2016年12月)

  • 李儒新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2012年12月-2014年6月)

  • 赵振堂

  • 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