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 男
职称 研究员四级
电子邮件 wangmq@sari.ac.cn
通讯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科路99号2号楼3楼
个人网页 https://people.ucas.ac.cn/~wangmq

招生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简历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上海碳数据与碳评估研究中心行政总工,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分会秘书长、伯克利加州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曾任中国科学院(人事局)青促会上海分会会长,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
研究方向
1. 城市碳大数据系统与模型
2. 碳卫星等数据的城市应用
3. 先进能源技术的城市应用
获奖及荣誉
1.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金奖(团体),2017年;
2. 中共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小组优秀成果奖(团体),2014年;
3. 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三等奖(团体),2016年;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执行优秀团队(团体),2018年。
5. 上海市科协/英国驻华大使馆的中英联合科学基金牛顿基金(上海),2015年;
6. 中国科学院人事局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基金,2016年。
7.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等“上海市第六期归国留学人员理论研究班”,2014年;
8. 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等“上海市第六期归国留学高层次人才理论研修班”,2024年;
9.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优秀共产党员(2014)、优秀共产党员(2016)、优秀党务工作者(2021)等。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担任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2600)子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52778060, 51778601,51308525)、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3-K5-11)、中国科学院(KFJ-EW-STS-140-06、DNL202025、2060299、2014F003)、上海市科委(22DZ1207503、15DZ1170603)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负责人。为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低碳城市领域专家、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环境所专家、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等项目评审专家,并兼任中国科学院低碳转化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物流学会理事、中国公路学会低碳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代表论著
1. 《China Low-Carbon Healthy City,Technology Assessment and Practise》,ISBN: 978-3-662-49069-3,Spinger Nature,副主编,作者:Weiguang Huang; Mingquan Wang; Jun Wang; Kun Gao; Song Li; Chen Liu,2016;
2. 《Low-carbon City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ISBN: 978-3-662-45968-3,Springer,副主编,作者:Songlin Feng; Weiguang Huang; Jun Wang;Mingquan Wang; Jun Zha,2015;
3. 《中国城市碳评估研究报告2018》,ISBN: 978-7-03-059226-2,科学出版社,副主编,作者:王茂华; 魏伟; 汪鸣泉; 尚丽; 苏昕; 常征; 李青青,2019;
4. 《中国低碳行业发展报告-火电、水泥、钢铁》,ISBN: 978-7-03-057736-8,科学出版社,副主编,作者:魏伟; 王茂华; 汪鸣泉; 雷杨; 苏昕,2018;
5. Segmentation and Connectivity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Rivers from Sentinel-2 Multi-Spectral Imagery by the WaterSCNet Deep Learning Model,第3作者,Remote Sensing,2023;
6. The integration of hydrogenation and carbon capture utilisation and storage technology: A potential low-carbon approach to chemical synthesis in China,第3作者,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2021;
7. Assessing the Technology Impact for Industry Carbon Density Reduction in China,based on C3IAM-Tice (DOI:10.1007/s11069-018-3484-8),第1作者,Natural Hazards,2018;
8. Application of Bayesian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Algorithm to Micro-nano Satellite Images,第2作者,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2018;
9. Driving factors and predictions of CO2 emission in China''s coal chemical industry,第3作者,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8;
10. Research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databases to fossil fuel emission in China,第3作者,Carbon Management,2018;
11. Spatial-Temporal Modeling of Air Quality Its Relation Climate Change Factors Mortality in 120 Cities of China,第4作者,Frontier in PH,2016;
12. Climate Change,Air Quality and Urban Health: Evidence from Urban Air Quality Surveillance System in 161 Cities of China 2014,第3作者,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2018;
13. Evidence from Urban Air Quality Surveillance System in 161 Cities of China 2014,第3作者,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2018;
14. Low-Carbon Healthy City Assessment Systems (DOI: 10.1007/978-3-662-49071-6_7) ,第1作者,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6;
15. The integration of hydro and CCUS technology: A potential to chemical synthesis in China,第3作者,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2021;
16.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碳数据与碳评估研究中心低碳城市数据分析系统V1.0,2020SR1242078,第1作者,国家版权局
17.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碳数据与碳评估研究中心低碳城市指标预测与竞争力分析系统V1.0,2020SR1244579,第1作者,国家版权局
18. 天地一体化碳数据系统及应用:王茂华,魏伟,顾倩荣,汪鸣泉,魏崇,常征,黄永健,尚丽,周智伟,戴橙,李婉嘉,袁帅,金九平;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上海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No.?490294,2019;
19. 碳排放大数据系统及应用:王茂华,魏伟,顾倩荣,汪鸣泉,魏崇,常征,黄永健,尚丽,周智伟,戴橙,李婉嘉,袁帅,金九平;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上海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No.?490293,2019;
20. 碳卫星监测及碳核算数据在松江的应用示范:王茂华,常征,汪鸣泉,邱林,魏崇,尚丽,张璟,于海星,李青青,苏昕;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No.?490295,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