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 我是党员,我履职,我发挥作用——记上海光源稀有元素分析线站工艺测试曲折历程

时间: 2022-11-15 字号: 【字号: 来源:

物理与材料党支部所在的上海光源稀有元素分析线站自2022729日第一次小束流调试开始,经过以边风刚、何上明、曾建荣、洪春霞、马建波等党员为骨干的线站团队整整三个月的连续奋战,终于在1029日以各项指标的实测值均达到设计指标的成绩,通过了中科院条财局组织的专家工艺测试。 

通光调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线站团队面对各种棘手挑战,始终秉持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的精神,勠力同心,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找寻到了“绚丽之光”。  

在通光调试前,团队对线站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和追迹,多项核心实验设备都克服疫情影响提前完成了安装测试,预调试结果良好,一切准备就绪。但正当团队激情满怀、踌躇满志之时,三个意想不到的“拦路虎”阻碍了前进的步伐,使调试之路顿时曲折起来。 

第一个“拦路虎”是白光荧光靶所见即所得的光斑图像引起误导。第一次小束流调试时看到的光斑位于白光荧光靶下缘,且显示不全,团队因而普遍误认为出墙光束相对准直光路是偏低的。于是之后数周的调光便一度基于光束相对准直光路偏低的成见去调试,效果可想而知。好在以边风刚同志为首的攻关团队将光束调过单色器后,最终及时发现了光束明显高于准直光路。 

第二个“拦路虎”是单色器无法正常单色化。从729日到914日,团队几乎穷尽了所有的单色器双晶的角度和位置,才从Si(311)晶体中找到了多个不太正常的单色光,Si(111)晶体则是一丁点单色光都出不来。面对始料未及的棘手问题,团队隐约感到是单色器出现问题,经讨论,邰仁忠副院长、祝万钱主任等领导果断决定开箱将晶体拿到测试线去检查。经夹持状态和拆卸状态下对比检查后,终于发现是夹持力过大引起Si(111)晶体变形造成的故障,从而有针对性解决了问题。 

第三个“拦路虎”是国产驱动板卡和进口电动样品台的驱动电流匹配问题。这是在出单色光后调试KB镜时才发现的问题。在扫描光斑垂直尺寸时,团队党员骨干何上明、洪春霞和马建波敏锐地观察到扫描中心位置无法复原,步长越小,电机丢步越严重,总行程越小的现象。秉持严谨的科研态度,团队给予这个隐秘的小问题充分的重视,耗费了两个通宵和一个白天,最终将从板卡的驱动电流从额定的0.75A调到1A以上,顺利解决了问题,使微聚焦成功达标。 

历经种种曲折,直到923日稀有元素分析线站才找到真正的单色光,比同批次验收的其它线站晚了一个多月。去除机器研究时间,留给团队的调试时间已经不到一个月,时间紧迫万分。 

为了抢回被耽误的时间,在邰仁忠副院长的领导下、在束线工程部和兄弟线站的大力帮助下,参与稀有元素分析线站的党员,如线站负责人边风刚,骨干何上明、洪春霞、曾建荣、马建波等同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放弃节假日,以院为家、夜以继日地进行调试工作,从束线指标,到实验站的高分辨衍射角分辨、高分辨发射谱能量分辨、微聚焦的光斑尺寸和通量等关键指标逐项排查问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025日前,也就是正式验收的前三天,团队终于完成了所有达到验收指标的自测报告,并于1029日顺利通过了正式的工艺验收测试。 

曲折的调试验收之路,令团队成员们感慨良多。大家深深地认识到,通光调试的之所以遇到“拦路虎”以及同批次未能参与验收的其它线站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在精密机械、光学、测量和高性能探测器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仍存在“卡脖子”短板,加快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已迫在眉睫。正如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自立自强,聚集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未来,物理与材料党支部所在的线站团队将继续发挥党员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志存高远、团结协作,以只争朝夕、笃行不怠的精神面貌,力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工作成绩。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建设科技强国为己任,践行科技报国的理想使命,直面全球科技前沿竞争,为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加班加点奋战 

 

调试期间观看二十大开幕式 

 

调试出的第一束同步幅射光(荧光靶处) 

 

团队与专家合影 

(物理与材料党支部供稿)